《最后的午夜冲动未处理版》
中新网成都8月5日电 (杨予頔)5日,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(以下简称减灾所)发布消息称,减灾所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、国网四川雅安电力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可无人机部署的雨量站“雨神-1号”正式启用。
据介绍,该雨量站自2025年1月开始研发,目前已有三台投用,分别分布在雅安、甘孜等山高林密、地质灾害风险频发的山区“无人区”。“众多山洪、泥石流的形成区位于交通、通讯及维护条件受限的‘无人区’,导致降雨监测难度较大。”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、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介绍,“传统雨量站的安装需要肩挑背扛,因建设难度高,选址也受到局限。通过无人机部署,就可以减轻建设难度,扩大雨量站覆盖范围,弥补雨量监测能力不足。理论上,只要载重符合要求的无人机都可以完成‘雨神-1号’的安装。”
“‘雨神-1号’还内置了地形自适应功能。”王暾介绍,雨量站通过无人机携带到方圆10米无树木覆盖的区域降落后,会通过内置系统实现自动姿态调整以保持其中的雨量计水平。同时,凭借雨量站内置的北斗通信模块,即使在无地面通讯的情况下,监测数据也能通过卫星传回预警中心,助力滑坡、山洪、泥石流预警。
据悉,目前“雨神-1号”的监测数据不仅接入了多灾种预警平台,同时也融入了四川省自然灾害动态风险监测预警平台,助力提升山洪、泥石流、滑坡等多灾种监测预警与服务。王暾表示:“我们目前也正在不断完善、提升降雨估测预测技术平台的技术。未来,随着‘雨神-1号’的规模化应用,我相信是可以有效提升山洪、泥石流、滑坡等灾害的临灾监测、渐进式预警能力的。”(完)
【编辑:李润泽】
“这是几代建筑学人人手一本的书。”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冯刚告诉《环球人物》记者,近日他在整理彭老的手稿遗作,看到《建筑空间组合论》(1983年出版)原稿,惊住了。《最后的午夜冲动未处理版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82例,其中境外输入117例,本土765例(新疆276例,内蒙古89例,湖北46例,云南35例,甘肃33例,山西30例,广东30例,上海28例,陕西27例,四川22例,黑龙江19例,天津15例,河北15例,安徽15例,山东15例,重庆15例,江苏10例,河南10例,广西7例,贵州7例,吉林6例,辽宁5例,湖南5例,西藏4例,浙江1例);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7例(境外输入1例);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5902例(境外输入1085例)。